氢氧化镁作为高分子聚合物的阻燃剂,重要的是要与高分子聚合物良好兼容,实现均匀分散,达到阻燃的目的。通过使用特定化合物对氢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可解决其表面自由能高、极性强、易于团聚的缺点,使其表面具有疏水性,改善氢氧化镁与聚合物的相容性。
目前,氢氧化镁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有超细化法、表面化学包覆和微胶囊化。
1、氢氧化镁化学包覆改性
化学包覆改性是氢氧化镁表面改性使用较多的改性方法,其可选用的改性剂种类很多,如何表面活性剂、偶联剂、超分散剂和改性剂复配等。
(1)表面活性剂
由于氢氧化镁表面带有较高的正电荷,因此一般使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钠、硬脂酸锌、油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等。
(2)偶联剂处理
偶联剂处理是目前氢氧化镁表面改性常用的改性方法,其中常用的是硅烷偶联剂。
工业上硅烷偶联剂改性氢氧化镁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都有应用,袁源等采用N-苯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对超细氢氧化镁进行了湿法改性,改性后硅烷偶联在氢氧化镁表面以硅氧烷结构接枝到了氢氧化镁表面。
(3)改性剂复配
不同类型的改性剂复配,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在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改性效果,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氢氧化镁聚合接枝包覆
聚合接枝改性能明显提升氢氧化镁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
3、氢氧化镁胶囊化改性
胶囊化改性氢氧化镁,不但能提高其与高分子基体的相容性,而且能够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成为阻燃领域的研究热点。缺点是包覆难度大,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